毒刺能螯人
鳐鱼并不凶悍,也不会主动袭击人。不过,许多鳐鱼是不爱游动的底栖鱼。它们平时隐藏在沙里,二枚贝、螃蟹和虾等接近,则突然进攻。它们牙齿像石臼,能磨碎任何东西。如果游泳的人不小心惊扰了鳐鱼,它就会用尾巴上强壮而坚硬的尾巴毒刺(多数鳐鱼具有)刺向来犯者。一旦被刺中,伤口会疼痛难忍,如果抢救不及时,伤者甚至有生命危险。
电子感应系统
鳐鱼的鼻子下侧有电子感应系统,连接着感觉神经细胞。鳐鱼就是用自身的电子感应系统搜索食物的信号并进行捕猎的。鳐鱼的食物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:幼年的鳐鱼喜欢吃生活在海底的动物,如蟹和龙虾;长大以后,它们喜欢猎捕乌贼等软体动物。捕食的时候,鳐鱼会卧在海底,利用特殊的闭口呼吸法尽量避免吸入泥沙。
家族成员多
鳐鱼的种类很多,全世界大概有四百多种,依种类不同分布栖息在不同深度的海洋底部。体形巨大的蝠鲼和能够放电的电鳐都属于鳐鱼。线板鳐是最大的一种鳐鱼,胸鳍展开后可达 8 米,可以飞一般地在海中遨游。中国的鳐鱼主要生活在东海和南海。日本的冲绳地区是鳐鱼的重要聚居地之一,当地政府已将其列为一个参观景点。那里的水族馆设有专门的区域供人近距离观赏鳐鱼。
黑背鳐
“黑背鳐”一称实为俗称,因其背部呈黑色而被唤为“黑背鳐”,是鳐鱼的一种。
黑背鳐是一种底栖性鱼类,常栖息于沙质底的海中,有时慢悠悠地扇动着自己优雅的胸鳍,像把大扇子一样,不动声色地游来游去,姿态十分优雅;有时喜欢悄悄地将自己藏在白色的沙砾中,一动不动,若不细看,还真以为这只是裸露出部分礁石的底岩。
不过,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们所拥有的独特"微笑"。与大部分鳐鱼一样,黑背鳐的口位于头部腹面,呈裂缝状,长满了像碎石一般的牙齿。在其口前方的两侧有一对鼻孔,鼻孔与口之间由口鼻沟相连。有趣的是,鳐鱼的鼻孔与口鼻沟构成的形状就像是一双眼角下垂的眼睛,与人类的笑脸十分相似。
黄鳐
黄鳐也是鳐鱼的一种。和鲨鱼一样,它属于软骨鱼科,腹部有两个眼睛一样的排沙孔,外表像个怪物,但性格却比较温顺。游泳时,便利用胸鳍作波浪形运动而前进,速度相当快。
看黄鳐嘴巴你会发现它一直在笑,身体和脸都是软软的,特别呆萌特别好看,而且还有点贱贱的粘着你。
黄鳐主要分布在南海,生产方式很原始,为卵胎生,与其他鱼类相比,产卵量很小,最多一次生10尾。栖息于近海泥底质海域,以底栖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等为食。尾部具毒棘,易伤人。
燕子鳐
燕子鳐身体平扁呈斜方形,眼睛后面生有喷水孔,无鳔,尾巴长,体背部为褐色,腹面浅灰色。由于鱼的身形象燕子,在海里游弋的时候犹如空中的燕子,动作轻盈敏捷,被称其燕子鳐。
燕子鳐全身有一米多长,但是长长的尾巴占了70%。在燕子鳐眼睛后面生有喷水孔,体背部为褐色,腹部则为浅灰色。在其余扁平的身材上,点缀着星星点点的亮黄色圆点,身形显得很秀气。
燕子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、南海及黄海、渤海等海域,属于海洋珍稀鱼类。除了在海洋馆里看到燕子鳐外,平时一般比较少见。
燕子鳐是卵胎生的,分娩的母鱼会跃出水面,利用外力将幼崽推出体外。因为和鲨鱼“师出同宗”,所以燕子鳐与鲨鱼都没有鳃盖,一般在腹部有五对板鳃状的鳃孔,嘴巴在腹部上端,牙齿呈铺石状。如果你在海洋馆抬头看见一个“笑脸”,那可能就是燕子鳐。它的鳃仿佛是笑脸上的眼睛,而牙齿则像笑脸的牙齿。
犁头鳐
犁头鳐是海生鱼类的一种,与鳐鱼近缘。栖于全球热带及温暖水域,一般喜於浅滩漫游。以幼鱼、甲壳类、软体动物之类为食。
犁头鳐身体平扁而延长,体盘后大前尖,呈犁头形。尾平扁而渐狭小,每侧有一皮褶。中国常见的有许氏犁头鳐及斑纹犁头鳐。为近海底栖鱼类,我国沿海均产。卵胎生。肉可食用,皮的干制品为鱼皮,鳍可制鱼翅,头侧的半透明组织干制品为明骨,都是名贵的海味。
有人形容鳐鱼为“被扁的鲨鱼”、“笑脸娃娃”。犁头鳐的长相也十分有喜感,简直就是一个大写的囧字,它看起来像眼睛的位置其实是它的鼻孔,它真正的眼睛长在背部。
这些鳐鱼非常具有观赏性,它在水里游的样子就像鸟儿在空中飞翔,身形十分飘逸,又天生具有喜感,看起来萌萌的,大家应该一见就会喜欢上它的!等荆州小梅沙海洋馆开馆了,我们在90°鳐鱼池一定要过细看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